校园时讯

Campus Issue

企业导师进课堂:俄语系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2017-10-26 作者:俄语系 李婷婷

基于学校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和OBE教学模式,俄语系结合专业特色、教师队伍特点、实践课程中的问题,以俄语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为出口,探索实施“企业进校园”实践教学模式,切实培养学生上岗就业能力。

俄语系积极联系校企合作实践基地,邀请聚思鸿信息技术服务(大连)有限公司8名企业导师走进课堂,带来了企业一线真实的项目,进行了为期9天25学时的课堂实践教学,学生们的业务知识、实践能力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们反映受益匪浅,真正实现了与企业的无缝链接。

今年5月,聚思鸿信息技术服务(大连)有限公司招聘了6名俄语在线客服,主要职责为运用俄语为海外买家提供交易过程中有关系统账号、交易过程、优惠活动等相关问题的网络在线咨询与解答服务,以及完成售后问题订单的处理服务。在与企业对接过程中,得知企业需要对实习生进行为期三周的岗前培训才能上岗。那么,能否让企业把岗前培训内容直接嫁接到课堂,既让校内学生集体受益,又能够节约企业重复培训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于是俄语系与聚思鸿的HR主管、运营部总监、俄语区运营主管等领导进行了多轮沟通与交流,最后达成了合作意向:经过校企双方深入探讨,制定了25课时的培训计划,调动了8名企业导师进行联合培训,课程嵌入一级项目《俄语综合技能实训》中。

课程培训结束后,专业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企业导师授课内容进行总结答辩。学生梳理了25课时的基本内容,制作精美PPT,用中俄双语进行了演讲展示。通过企业专家的授课,学生不仅丰富了俄语专业知识,了解了职场文化、企业文化、求职所需具备的技能和素质等,同时也拓宽了就业思路。

培训结束后,俄语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研讨了本次培训的经验与不足。大家一致认为人才的“提前”培养为企业带来莫大的好处。聚思鸿国内运营总监王兴兴说:“很多企业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精力培养短期实习生,因为部分学生实习结束后就选择离开企业,给企业也带来了损失。但企业走入校园,满足了学生在非实习期就得到企业培训的需求,企业也可以在培训过程中挖掘人才。这样的联合培养模式实现了真正的校企双赢。”

未来,除了引进企业导师进校为学生进行培训,俄语系专业教师也将积极进入企业实习,提高俄语系“双师型”教师比例,让专业老师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信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最新技术,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的技术和业务,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提高俄语系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