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来,我校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2020级校友,现就读于新南威尔士大学(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19位)电气工程专业。在校期间,曾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辽宁省政府奖学金、学校最高奖学金“华天奖学金”等;曾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中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曾担任班级组织委员兼宣传委员、校学生会创新实践部干事、新生助理辅导员、微电子学术社团社长,荣获十佳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
2020年夏天,张锡来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开启了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之旅。
“大东软四年为我后续出国深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张锡来说,“《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帮我构建了系统化专业理论基础,培养了分析复杂物理现象的专业思维。半导体工艺实训课程依托省级重点微系统实验室,让我们亲身体验半导体制造关键工艺,锤炼了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验素养。学校引入英文原版教材并实施双语授课,老师还指导我参加英语竞赛、演讲赛事,提升了我的语言能力。”
张锡来(右二)在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暨2022-2023学年表彰大会上领奖
回顾大学期间的竞赛经历,张锡来说,第九届“互联网+”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让他印象深刻。“在老师指导下,我们团队用两年时间完成了稀土发光原材料优化项目,研制出荧光光纤测温仪器。备赛时我们以实验室为家,老师也陪我们通宵优化项目,最终项目斩获了金奖。这个项目成果让我完成了两项国家级大创项目、两次辽宁省创新创业年会展示,获得了10万元资助并实现了知识产权转化。”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期间,他所在团队开发了“瞬时磁感应显示教学仪”,面临毫秒级单片机控制等复杂问题,团队曾几度想退赛,在老师鼓励指导下,他们高强度攻关,最终低造价完成了项目并获全国二等奖。“这些竞赛经历淬炼了我的科研创新、工程实践等能力,母校老师的支持和老师的指导至关重要。”
张锡来(第一排右一)参加辽宁省第九届“互联网+”大赛决赛
本科毕业后,张锡来选择继续深造。他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半导体与微系统。“国外的学习与生活和国内很不一样,学校选课比较自由,但导师双选环节非常注重考察研究方向与课程的匹配度。教学要求很严格,部分课程挂科率能到60%。”在这种学习氛围下,他的专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接下来,他的短期目标是找到志同道合的导师,深化专业知识与研究能力,为积累就业竞争力、争取全额奖学金读博创造机会。长远来看,他期望将所学的半导体与微系统领域知识技能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推动技术进步,渴望在行业内有所建树,为研发高效可靠电子器件或解决能源、信息处理等领域发展贡献力量。
“大学四年,我见证了博川校区拔地而起,以学生干部和志愿者的身份坚守青春责任……希望学弟学妹能认识到: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孵化理想的热土。‘精勤博学 学以致用’的校训是连接学校和学子的精神密钥,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力量。”
从渤海之滨到大洋彼岸,张锡来的成长轨迹里,始终跳动着大东软脉搏。那些在实验室里与老师并肩作战的坚持、在竞赛场上突破极限的成长、在异国他乡直面文化差异的勇气,都化作了他前行路上更加笃定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