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半岛高校联盟】纸雕会“说话”?大连高校师生打造的这个作品太惊艳了!

2025-05-15 作者:  

一座以城市历史地标为灵感创作的传统纸雕灯凭借AI智能语音交互技术“讲述”城市记忆成为激活本土文化基因的创新载体近日,一件由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又见智创”师生团队创作的作品受到了广泛关注

纸雕为媒让建筑可阅读,让历史可触摸作品以叠刻工艺,还原历史街区的建筑肌理与生活场景。灯光打开时,老街场景跃然而生:穿透拱窗的朦胧,洒在街巷的明澈,笼罩商铺的温润,照耀电车的指引,皆在方寸间流转。“这不是简单的工艺品,而是一座微型文化档案馆。”项目指导教师——外国语学院付立民介绍,作品搭载国内自主开发的智能AI语音交互系统,可响应百余条文化指令。

333.jpg

科技赋能破解文化遗产传播密码“又见智创”团队涵盖学校多个专业的学生,在指导教师付立民、崔柳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校外指导教师——大连行者文化广告有限公司高军毅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创新团队,专注地方文化保护与弘扬、纸雕图案归拢设计、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开发。

444.jpg

社会价值从文化展示到文明传承这件作品正悄然改变着参观模式。老年观众对着纸雕灯用方言询问童年记忆中的店铺位置,年轻父母引导孩子通过语音交互完成“历史寻宝”游戏,海外游客则惊叹于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和谐共生。

666.jpg

城市启示寻找传统与未来的连接点这座纸雕灯的开发,揭示出文化传承的深层逻辑:真正的保护不是将历史封存于展柜,而是用时代语言重构其生命力。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越来越多地方企业正以技术创新参与文化叙事,通过可体验、可互动、可传播的载体,让城市文脉真正“活”在百姓生活场景中。让传统文化、AI科技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777.jpg

“又见系列”文创产品已获得辽宁省双创竞赛的金奖,团队计划将陆续推出以大连老电车、中山广场老式建筑群等一系列大连地方特色的智能纸雕灯,构建“又见系列”文创IP矩阵,在可见的未来,这场始于方寸纸雕的文化复兴实验,或将催生更多“科技人文共生体”。

原文链接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