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Campus Issue

看大东软学子在实验室挥洒青春

2025-05-12 作者:  实验实训中心 李帅

备战竞赛项目,打磨毕设作品,用实验夯实专业基础……大东软实验室里一派忙碌景象,同学们用实验设备与实验数据编织青春,将假期和周末,转化为提升个人能力的“黄金赛期”。

竞赛备战如火如荼在一次次优化中实现自我超越

竞赛赋能的时间折叠术。早晨七点,实验室的门禁系统已记录下第一批学生扫码开门的信息。电子21002班学生苗磊在智能车实验室的赛道上进行智能车机械结构与硬件模块调试,他将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比赛,在实验室给参赛小车调整定位参数、优化舵机安装、校准传感器以及测试电源驱动力。

微信图片_20250512091809.jpg

创新创业大赛的突围之道。微电子22003班学生高尚将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他在半导体工艺与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连续备战,将老师所教授的专业知识与自行检索的资料相结合,反复推敲并优化运算放大器等核心电路的IC设计参数。

以赛促创的技能淬炼。电子创新实验室上演着别样的“创新交响曲”:指导教师正在指导智能车模参数调试,学生们熬夜优化代码、反复测试。

微信图片_20250512091802.jpg

毕业设计精益求精在反复打磨中体会工匠精神

毕业项目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电子21001班学生朱国国的毕设课题是幼儿陪伴机器人,项目基于树莓派和Stm32开发板,设计实现视频采集、智能语音交互、动作控制、环境监控等功能,通过触摸识别、LCD表情显示、动作控制等丰富的功能与幼儿进行实时互动,提高幼儿情绪体验感。他充分利用单片机实验室资源完善自己的课题,在教育心理学、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多领域中进行着创新探索。

微信图片_20250512091756.jpg

机器人研发的极致追求。工业机器人实验室聚集了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多名学生,正在为毕业设计进行最后的攻坚冲刺。具备水下探测功能的精密水下机器人、集成智能导航系统的送餐机器人、搭载自动化抓取装置的智能搬运机器人等,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同学们的智慧与汗水。实验室里,学生讨论声、代码敲击声、机器人运动声交织不断,同学们反复打磨、精益求精。

多模态深度学习的融合应用。人工智能21002班学生刘子晗等人在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开展毕业设计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翻越围栏检测系统。他们的研究课题涵盖了智能算法优化、智能系统开发、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同学们利用实验室里的智能车、无人机等设备,在相互探讨中激发灵感,在协作中提升研究效率。

“课程实验+”破局在课余时间拓展学习边界

课外实验深度求索激发创新动力。机器人创新实验室支撑丰富的机器人编程、激光雕刻、3D打印等前沿课程,学生能自己动手制作机动装置,探索传感器与编程的奥秘。学生将自己的机器人设计蓝图交付3D打印机,就能创作出披挂混天绫的哪吒、智趣伙伴、陪伴机器人外壳模型等。

微信图片_20250512091747.jpg

实践场景中的理论验证与创新。不少《大数据技术架构》课程的学生们来到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实验室,钻研课程实践项目。在实验室,同学们从网络下载数据集或Flume采集数据,使用MapReduce进行预处理、Hive进行数据分析,将结果数据集通过Sqoop数据同步到MySQL中,利用Java Web或Python实现数据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