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Campus Issue

计软学院全面推进“ALL IN AI”模式,赋能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2025-03-10 作者: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吴彩霞

随着DeepSeek等AI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近日,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发布《“人工智能+”背景下专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ALL IN AI”为核心,通过点线面结合模式,全面提升学生AI素养,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

2024年,计软学院在AI素养培养上成果显著。基于学校“1+1+M+N”人工智能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学院提出并构建了“1+1+M+N+O”设计框架(1门通识必修课、1个微专业、M门专业选修课、N门公共选修课和O个活动)。基于此框架,学院开设了多门AI微课程,涵盖智能体构建、AI创作等前沿专题,助力学生掌握核心技术并应用于实际。

img_96011364ca9f1cf6a8475eda91e4974d89b7.jpeg

img_9601529b61e03e51ff2e87668f67cf0c7739.jpeg

在课程与实践融合方面,计软学院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鸿蒙智能座舱项目为主线,将AI融入其中;软件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借助智能手环和健康颐养平台项目,让学生学习AI应用;人工智能专业通过智慧球馆项目培养学生的多目标任务解决能力;物联网工程专业在智能居家康养系统中应用AI模型,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img_96018da5bbd3f15d63ac47ed35012fae870e.png

img_96016aab20ed6f7a7814c3e2a019a064c215.png

img_9601014b49ccb77b7146184f785b38e63452.png

2025年,计软学院将深化AI与教育的融合。本学期,通过综合改革政策推进课程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授课模式从“标准化知识灌输”向“个性化能力培养”转变,教师角色升级为“学习生态设计者”,AI技术将在知识传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基础编程课中,通过项目驱动重构知识,教师提供资源,学生补充案例,双向迭代完善知识内容;同时,由AI coder提供框架,学生填充逻辑,扩展知识图谱,并采用创新考核模式,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为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计软学院计划开展AI知识及人机协同教学能力、课程变革、科研创新等主题培训,助力教师更好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需求。

此外,计软学院将持续把AI大语言模型贯穿教学全流程,课前、课中、课后借助AI工具提升学生批判性与创新能力,在需求分析、开发、测试阶段使用针对性工具,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计软学院院长郑纯军表示,此次改革是学院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重要探索,将持续深化AI与教学融合,培养驾驭AI的未来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