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莫楠,我校外国语学院2019级校友,目前在马来亚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第60位)就读英语语言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大东软期间所获荣誉:国家奖学金、校级奖学金、大连市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校三好学生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辽宁省金奖(团队成员)、“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团队成员)、“鹿鸣杯”英文辩论赛一等奖、“亿学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三等奖、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竞赛二等奖、辽宁省英语口译大赛三等奖等。
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到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张莫楠的每一步都诠释着外语专业学生在技术浪潮中的独特价值。2023年,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带着国家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省级竞赛金奖和英语专八证书的光环,选择了一条融合语言能力与跨文化视野的深造之路。她的成长之路不仅关乎其个人的发展经历,也反映出AI时代外语人才的多元可能性。
在大东软的四年里,总爱泡在图书馆的张莫楠用绩点3.79和四门专业课的满分成绩毕业。她还以独立作者身份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担任省级大创项目负责人、英语协会会长和国际教育学院助教……这些尝试对她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她意识到:语言从来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打开世界的密钥。连续斩获"互联网+""挑战杯"等重量级赛事金奖的经历,更印证了她对"语言+科技"融合创新的理解。
张莫楠本科期间所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张莫楠(中间)获得“东软杯”英文演讲大赛一等奖
选择马来亚大学攻读英语语言研究,是张莫楠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在准备申请材料的过程中充满挑战和考验,她也发现留学申请材料的准备本质上是一场跨文化沟通的预演。“AI可以帮我润色文书,但无法替代我对马来西亚教育体系的认知,也无法传递我作为中国学生的独特视角。”在吉隆坡的校园里,她经历了比语言障碍更深刻的文化碰撞:小组讨论中如何协调不同国家成员的观点?案例分析时怎样平衡东方思维与国际范式?这些体验让她逐渐形成新的认知——随着AI在语言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外语人的价值正从“桥梁”转向“催化剂”,通过语言深度激活跨文化协作的化学反应。
张莫楠的求学之路,从大东软时期通过竞赛打破专业边界,到留学期间主动拥抱技术革新,再到未来可能投身AI驱动的语言服务行业,每一步都折射出新时代外语人才的突围之道。在马来亚大学图书馆里,张莫楠常常思考未来的可能性。与其担心被算法取代,不如思考如何让算法因人文智慧而更有温度。她的复合型成长轨迹,也正是她对“语言专业是否会被AI取代”这一命题的回应——当AI能瞬间完成翻译时,人类独有的文化理解、情感共鸣和创造性思维,反而成为更稀缺的竞争力。在AI崛起的时代,那些既精通语言又具备跨界整合能力的人,终将在人机协同的新纪元找到自己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