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我校健康医疗科技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系积极探索教学实践创新,在《临床医学概论II》课程的晨间学习环节中融入AI,通过“AI医生”“AI虚拟患者”,引导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病情推演。学习案例均来自学校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及合作医院脱敏病案,配以影像资料加深学生理解。通过这种“三维交互式”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提升从知识巩固到实践应用的全链条临床思维训练能力。
借助AI医生 提高知识掌握度
在晨读学习中,学生们借助“春雨慧问”及临床思维训练系统等AI平台,将教师设计的典型病例转化为结构化问诊对话,与AI系统展开多轮病情推演。这种沉浸式训练使课程核心知识点具象化,借助AI医生的及时反馈,帮助学生们对诊断学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如常见疾病症状的精准辨别、基础检查方法的规范运用等进行高效巩固。
通过AI虚拟患者 深度还原临床实践
此外,晨训借助DeepSeek的强大生成能力,让其模拟“患者”提供信息,通过课堂派开展知识点测试。学生需从“DeepSeek患者”提供的零散主诉信息中,通过阶梯式问诊收集病情关键点,识别疾病特征。当学生在AI平台完成相关测试题后,健康学院副院长、主导此次教学改革的王帅依据AI平台统计数据,结合实际案例精准指出知识薄弱点与易错点,并进行拓展讲解,助力学生深化了解。这种动态训练模式,为学生构建了丰富多元的临床场景,使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从静态知识记忆转向动态决策能力构建,在与“模拟患者”深度交流互动中锻炼自己的诊断学思维。
此次AI融入晨训的教学实践,是健康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系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的重要一步。未来,健康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引入更多前沿技术和创新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健康服务专业人才,为未来的医疗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